• 7
  • 7
  • 0
  • 0
  • 2
  • 2
:
  • 4
  • 4
  • 8
  • 8
:
  • 0
  • 0
  • 2
  • 2
山区桥梁及隧道大会
INTRODUCTION TO THE SUMMIT

第五届山区桥梁及隧道建设与管养技术创新大会

随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十五五”规划的新征程开启,山区桥梁隧道作为连接天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它们不仅承载着交通基础设施的重任,更体现了“十五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与区域协调等核心理念。在此背景下,兹定于2025年4月11-13日在重庆举办第五届山区桥梁及隧道建设与管养技术创新大会,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同探索技术创新,推动科学管养,共筑山区交通的辉煌未来。

大会由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桥梁工程与技术网联合主办,国联云桥梁直播平台、北京国联同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大会将邀请桥隧领域的著名专家和学者作特邀报告,同时设分论坛,征集与会内容相关的专题报告,同期还将邀请桥梁设备、材料、仪器等供应商参与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展示和宣传,促进产、学、研、用无缝对接。欢迎相关单位积极组织参与。

大会主题:创新 耐久 绿色 发展

我要报名
我要赞助
回执下载
报告嘉宾及题目(排名不分先后)
EXPERTS

董勤喜

海南大学 二级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董勤喜

海南大学 二级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报告题目:数智超算赋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并行计算专家、土木工程学家、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杨健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正高、总工程师

杨健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正高、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公路工程机制砂应用技术规范

享受贵州省政府津贴专家,贵州省工程咨询协会会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成员。长年从事桥梁设计、科研工作,主持设计了平塘大桥、花鱼洞大桥、绿汁江大桥等为代表的30多余座特殊桥梁,获得多项省部级勘察设计奖和科技进步奖,其中平塘大桥、花鱼洞大桥获得分别于2021年、2022年两获古斯塔夫奖,对山区桥梁的建设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

山区桥梁建设一直面临机制砂混凝土应用缺乏标准的难题,本次报告介绍《公路工程机制砂应用技术规范》(JTG/T 3681—2024)的编制背景、过程和意义,重点阐述应用过程中的技术特点。

任伟新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讲席教授/研究院院长

任伟新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讲席教授/研究院院长
报告题目:山区桥梁群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管控关键技术研究

现任深圳大学讲席教授、深圳大学城市智慧交通与安全运维研究院院长,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结构稳定与振动、智慧感知与健康监测以及结构安全性能评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论文230余篇。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

梅国雄

浙江大学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梅国雄

浙江大学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报告题目:平南三桥北岸地基基础设计与思考

深圳大学城市智慧交通与安全运维研究院院长,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结构稳定与振动、智慧感知与健康监测以及结构安全性能评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论文230余篇。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

陈克坚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教授级高工/副总工程师

陈克坚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教授级高工/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铁路570米混凝土拱桥设计创新

中国中铁高级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了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云桂铁路南盘江大桥等20余座大跨桥梁的设计和研究工作,获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主编行业标准3项。

贺拴海

长安大学 教授

贺拴海

长安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曲线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桥结构性能及设计

长安大学原副校长。现任长安大学公路与桥梁高效养护与安全耐久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土木、建筑与水利学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土木类),陕西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土建水利类)、重庆市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土建水利类);陕西省公路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公路学报》副主编,长安大学学报执行主编,《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多个杂志编委;深中通道、南沙大桥技术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桥梁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工作,范围涉及桥梁结构理论、规划设计、检测评估、维修加固等;出版《桥梁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等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参编国家行业规范8部;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参与了包括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杭州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舟山连岛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技术研究工作。

李东升

汕头大学 教授、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东升

汕头大学 教授、重点实验室主任
报告题目: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阻尼识别新技术

博士(德国)、汕头大学教授、博导、广东省结构安全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汕头市海上风能重点实验室主任。1994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本科,2002年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硕士,2012年德国锡根大学力学与控制技术专业博士毕业。从事结构动力学和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工作。在《中国科学》,《力学学报》,JSV, MSSP, AIAA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 SCI他引1600余次,出版英文专著一部,三种国际学术期刊编委。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 )、高校博士

张胜林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总工程师

张胜林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装配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拱关键技术研究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先后参与了广州新光大桥、大小井特大桥、平塘特大桥等代表性工程建设。广州新光大桥获2008年度詹天佑奖、鲁班奖;平塘特大桥荣获第38届国际桥梁大会(IBC)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和2022年度鲁班奖。

向中富

重庆交通大学 教授

向中富

重庆交通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山区桥梁服役环境及养护对策

博士生导师,重庆市桥梁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桥梁协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桥梁设计理论、施工及评估加固与改造研究,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18项;出版专著教材15部;参编《公路桥涵养护规范》等行业、地方标准30余部;获评2019-2020年度全国十大桥梁人物。

陈正

广西大学 教授/院长

陈正

广西大学 教授/院长
报告题目:大跨桥梁裂缝发展机理及视觉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广西大学党委委员、科研院院长、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大跨拱桥关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致力于复杂环境桥梁工程特别是拱桥的混凝土性能智能设计与调控研究,为川藏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世界最大跨度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等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王昌将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高/副总经理

王昌将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高/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型钢劲性骨架索塔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称号。主持设计了瓯江北口大桥、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等项目。

孔烜

湖南大学 教授/智能建造系主任

孔烜

湖南大学 教授/智能建造系主任
报告题目:视觉引导的桥梁智能建造运维机器人技术

博士生导师,智能建造系主任。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湖南省青年百人,美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担任国际权威期刊ASCE《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副主编,《中国公路学报》青年编委,《Smart Construction》副主编,《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编委。主要从事智能建造与运维关键技术研究,包括视觉与机器人技术、智能检测与监测、结构智能计算与评估诊断、车桥耦合振动等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授权2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特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3项。

严爱国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副总工程师

严爱国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沪渝蓉高铁五峰至恩施段复杂山区桥梁设计

现任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铁路桥梁勘察设计工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詹天佑奖3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13项。

裴宾嘉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

裴宾嘉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
报告题目:国内外大跨悬臂浇筑拱桥的施工技术发展综述

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或参与过10座长江大桥建设及多座悬索桥、斜拉桥、拱桥的施工方案设计;获国家专利32项、部省级科学技术奖5项、鲁班奖和李春奖等质量奖多项。完成了国内首座挂篮悬臂浇筑拱桥白沙沟1号桥的施工方案设计与实施,填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该国家工法已被国内多座悬浇拱桥广泛采用;参与了鳡鱼大桥、水落河大桥、天池口大桥、闵家沟大桥等多座200m跨径及其以上的悬浇拱桥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咨询、技术指导工作;参与了《钢筋混凝土拱桥悬臂浇筑与劲性骨架组合法应用技术规程》的审查工作。

蒋建军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桥梁勘察设计分院副总工程师

蒋建军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桥梁勘察设计分院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四川水落河特大桥的设计创新

四川省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主持了20余座山区大跨径桥梁的设计,取得了10余项省部级工程勘察设计奖项

傅贤超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桥梁副总工程师

傅贤超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桥梁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山区大跨桥梁水平转体施工关键控制技术

2009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省科技专家库专家,广西科技专家库专家,国家铁路局铁路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库专家,中国中铁专家委员会专家。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桥梁设计、设计咨询、施工技术服务及新技术研发等工作。迄今完成桥梁设计40余座,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大型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服务30余座。以课题负责、分项主持或技术负责参与科研及创新项目10余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1项,成果获省部级及协会科技进步奖5项。

康龙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总工程师

康龙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空间扭曲结构钢桥数字化施工技术

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曾任宁波梅山春晓大桥、成都绛溪河大桥等多个项目总工和项目经理,参建项目获得2项鲁班奖和1项詹天佑奖。

陈奉民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研究中心主任、公路二院院长

陈奉民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研究中心主任、公路二院院长
报告题目:山区百米级跨度新型钢—混组合梁桥无支墩顶推技术研究与实践

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大跨度桥梁及组合结构桥梁设计及研究工作。曾获 “十大桥梁人物”、“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 “重庆市首届优秀青年设计师”等荣誉称号。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级3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15项。主持完成了包括太洪长江大桥、白帝城长江大桥、复兴长江大桥、兴义长江大桥、大溪河特大桥、凤来特大桥等10余座大型桥梁的设计工作。负责及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主(参)编标准规范8本,授权专利 10多项,发表高水平技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

吴维青

福州大学 教授

吴维青

福州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疲劳损伤理论及技术在桥梁安全可靠性检测中的应用

长期从事材料及结构疲劳损伤的量化研究工作,已授权结构相关安全检查与监测发明专利五项,获得中国公路协会”公路桥梁安全”主题大赛奖和福建省科技进步奖。

王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国铁川藏科创中心(成都)有限公司 研发实验管理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王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国铁川藏科创中心(成都)有限公司 研发实验管理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基于倾角仪的桥梁挠度检测技术研究

主要从事桥梁检定评估、桥梁建维技术研究,铁科院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拔尖计划人才、国铁集团科技和信息化入库专家,参编多本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多项国家专利。

施洲

西南交通大学 副教授

施洲

西南交通大学 副教授
报告题目:五峰山长江大桥沉井基础下沉力学与施工监控

博导,钢与组合结构桥梁方向。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及编著各一部;参与课题获科技奖10余项。长期参与重大桥梁工程建设科研工作,参与“大胜关、沪苏通、五峰山、鳊鱼洲、马鞍山公铁”等长江大桥科研工作。

郑刚兵

浙江省华新钢结构检测研究院 正高/院长

郑刚兵

浙江省华新钢结构检测研究院 正高/院长
报告题目:正交异性钢桥焊接应力检测及调控技术

杭州华新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华新钢结构检测研究院院长、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员、 中国钢结构协会特聘专家、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 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钢结构应力检测与调控技术研究和无损检测研究。主持课题十余项,主编参与标准和教材二十余本,发表论文十余篇。

徐亚军

江苏卡斯特桥梁构件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徐亚军

江苏卡斯特桥梁构件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桥梁护栏轻量化的研究与探索

负责公司产品研发。主要从事桥梁防撞护栏的应用研究,主持了从HA级到B级桥梁防撞护栏的研发。所研发的护栏被录入了交通部《提升公路桥梁安全防护能力专项行动技术指南》等。

陈巍

三峡大学 讲师

陈巍

三峡大学 讲师
报告题目:主缆新型除湿系统创新设计与应用

本人主要从事桥梁抗火及耐久性方面的研究,已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获重庆市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加国内外桥梁学术会议10余次,并作会议报告。

肖鑫

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测绘师、注册城乡规划师

肖鑫

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测绘师、注册城乡规划师
报告题目:“环天星座”助力交通基础设施安全运营

现任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工程师,多年来专注利用遥感大数据、AI及云计算相互结合提升大范围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准确率。创新性提出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赋能油气电力、道路交通、水利大坝、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规划选址、建设运营全过程安全监测服务体系,在应急防灾、城市安全、金融保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刘彦玲

西南交通大学 博士生

刘彦玲

西南交通大学 博士生
报告题目:高原深切峡谷区大跨度悬索桥数字化虚拟建造技术研究

2015年硕士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进入四川路桥工作,先后参与了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宜宾盐坪坝长江大桥、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等多座特大桥工程项目的建设。2020年进入西南交大桥梁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铁集团、四川省科技厅等单位的多个科研课题。

刘强

重庆纳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强

重庆纳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
报告题目:桥都城市更新新思路

正高级工程师、教授、高评委、FCIOB、杂文家、诗人、科学传播专家。重庆纳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政协重庆市第四届文史委员会特聘委员,民盟重庆市委原经济委员会和文化委员会执行主委、重庆市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桥梁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诗词学会原副会长、重庆市杂文学会副会长。重庆大学执业导师、重庆交大兼职教授、重庆工程学院客座教授、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特聘教授。主持过多项交通和市政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设计、监理、施工、EPC和全过程技术咨询工作,发表高质量专业论文数十篇,获多项发明专利。获重庆市第一届优秀桥梁科技工作者,重庆市第二届卓越工程师、重庆市第四届交通十名优秀工程师。主编承编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回忆重庆直辖》《高谈阔论》《纳海诗选三千首》《重庆交通文化史》《文刀杂文三百篇》《文刀杂文诗一千首》等。其中《重庆交通文化史》获交通部中国公路学会2024度最受欢迎科普著作奖。

邹杨

重庆交通大学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所长

邹杨

重庆交通大学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所长
报告题目:基于预制预应力UHPC模块的混凝土桥梁装配化加固技术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区桥隧国重实验室低碳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新重庆青年创新人才。主要从事组合结构桥梁、危旧桥梁性能提升等方面研究,发表SCI/EI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横向课题项目10余项,获2020、2022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4年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何世永

重庆交通大学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

何世永

重庆交通大学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
报告题目:考虑隧道内壁反射特征的照明亮度计算、检测方法研究

博士生导师,巴渝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隧道光环境下驾驶人视觉负荷评价,等效照明系统构建,通风照明智能调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SCI/EI/中文核心论文35篇(中科院1区top期刊论文7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编写专著1部,教材2部,标准4部。研究成果获2020年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2),2022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2)。“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LEUKO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r”等期刊审稿人。

文忠

北京卓越金控高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文忠

北京卓越金控高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新型注浆加固堵漏材料在隧道渗漏病害治理过程中的应用

北京卓越金控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堵漏工匠(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专家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专家

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评估委员会专家

中国防水行业专家

近60项发明专利

化工材料学及建筑学双高工(正高级)

大会议程
SUMMIT AGENDA

往期回顾
REVIEW
部分展商
EXHIBITOR

北京思莫特科技有限公司

产地:北京市 北京市辖区 西城区

长沙金码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地:湖南省 长沙市 岳麓区

南京葛南实业有限公司

展位 B27
产地:江苏省 南京市 鼓楼区

深圳市米诺电子有限公司

产地:广东省 深圳市 宝安区

湖北天高钢桥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展位 A60
产地:湖北省 武汉市 蔡甸区

北京智腾永逸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展位 B20
产地:北京市 北京市辖区 朝阳区

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

产地:广东省 深圳市 南山区
查看更多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朱虹 手机号码:13520539378 座机:010-63701431 邮箱:qliang2007@126.com